求医网信息
蒋成波
体质健身是指保持强健体魄和健康体质的均衡锻炼过程,从而避免体质恶化,促进身心健康。 气功养生锻炼是通过多种方法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气功养生调心(调神)练习,增强体质
气功养生训练涉及理气(和气)——练气(呼吸)——运气(行气)——养气(正气)——生气(外气)——理气(和气),始终离不开调节。心灵和训练心灵。
调心、练心,通过宁、静、心、定等精神心理调养和修行,影响人体的生理、形态联系,使心理-生理-形态联系产生良性互动反应,强身健体。 内分泌系统的稳定,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促进体质。
气功健身训练中促进心理健康对生理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显着的。 刘伯基在《中医史》中总结道:“气功治病法,皆因‘直观法’、‘内观法’,应视为韦伯阳人参。气功、葛洪的《抱朴子》是近十年来,美国医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根据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发明了“生物反馈()方法及原理”,根据这项技术,可以用机器测量人体电波,如脑电波、体温或肌肉张力,并报告我知道了,我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身体的疾病。目前,布鲁诺的“心能理论”采用了“休息秘密”还有生物反食侦察机,开发心理能力,探测“心气”、“命气”……其实,在中国几千年来,道教禅宗的冥想方法、气功方法、太极方法证明我们的思想对身体有直接影响。 西方人现在才用机器来证明这一发现。 我们现在相信西方的分析思维和中国(或东方)的直觉洞察力。 可谓‘天下同心,万忧同源’。”
2、气功养生调息练习,强身健体
气功养生功的练气(呼吸)动作贯穿整个功法。 通过以腹式深呼吸为主的调息运动,使人体的胸部、呼吸肌、心肺、背腹腰部等组织得到全面锻炼。 脏腑具有扩胸扩肺、调整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按摩脏腑、促进脏腑经络、气血行气畅通的积极作用。
《少林拳秘》(简称《秘要》)认为:“肺为气之府,气主力,故有力之人不能离气,是古今真理。肺强的人,力量一定强;肺弱的人,力量一定弱,为什么呢?呼吸的力量就弱了。”
《秘笈》根据意、力、气与肺功能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总结了练习气(呼吸)功夫的三种主要方法:呼气、呼吸和数息。 以习练意、劲、气合一的气功呼吸功夫。
(1)金枪鱼锣
金枪鱼功以南少林派为代表,主要训练金枪鱼功,讲究“四忌”,强调气贯全身的整体锻炼。
(2)呼吸
呼吸术,又称丹田养气术。 以北少林派为代表,主要练丹田升气术。 讲究长呼短吸、气贯丹田、意气力合一的整体锻炼。
(3) 计算呼吸功
数息练习以道家修身养性功法为代表。 练气丹田合一,讲究“息息”、“气沉丹田”、“气通为要”,练“下实上光”。 具有“行气不浮之功效”。
以上三种集意、气、力于一体的呼吸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力量和技巧,而且对于强身健体也有显着的效果。
3、气功养生调身练习,增强体质
气功养生调身练习主要通过平衡练习、纠正不良姿势、保持良好形象来强身健体。
(一)平衡锻炼,促进体质
气功调身运动是一种中等强度、缓慢而温和的全身有氧平衡运动,强调意、气、身或意、体、形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意、气、力的统一。以及心理-生理-形态的链接,身体的有机协调,动与静相结合,内外对应求医网信息,适度运动,避免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体质。
(2)纠正不良姿势,增强体质
气功养生调身运动是不断纠正不良姿势、培养正确姿势、保持良好姿势的过程。 彻底纠正现代人多坐、少站、多低头、少抬头等各种不良姿势,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
(三)树立良好形象,增强体质
气功养生练习使练习者能够充分调动肢体语言的积极作用健身气功对健康养生的作用,以良好的仪表姿势营造光环效应,形成积极、阳光、积极的非言语姿势,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有利于促进身体素质。
4、气功养生通过多种辅助方法促进身体健康
气功养生练习常采用多种形式的辅助锻炼方法,全面促进锻炼效果,增强体质。
常用的辅助练习方法有经络、穴位拍打按摩、师操、敲牙、鼓漱、吞咽、念经、揉腹、揉腰、揉耳廓、揉鼻、洗澡(干洗脸)、梳头、揉搓手脚、拍手、打响指、踮起脚尖、窝点、铁摊、针灸、艾灸、食疗、泥疗、音乐、森林浴等自然或传统医疗辅助手段,以促进舒筋活络、协调和气运通畅,强身健体。
——摘自《气功:气的综合修养——气功的基本思想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