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足底肌腱或筋膜紧张引起的损伤或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足底疼痛、压痛,尤其是早上在地上行走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僵硬,疼痛缓解运动后。 随着伤情加重,会出现刀割般的疼痛或抽痛,让你不敢在地上行走。
哪些因素与足底筋膜炎有关?
1. 年龄
足底筋膜炎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有可能发生,但以40岁至60岁人群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2.超重或肥胖
体重指数为20-30的人患足底筋膜炎的风险比正常体重的人高1-2倍。
3、与脚有关
发生拇外翻、足内翻或外翻、高弓足、扁平足等均可诱发足底筋膜炎。
4.没有选择合适的鞋子
经常穿着高跟鞋和不合脚的鞋子进行剧烈运动。
5.组织高度紧张
跟腱延伸到脚底并与足底筋膜融合,因此小腿肌肉的紧张会增加足底筋膜的压力,使足底筋膜保持紧绷状态,久而久之诱发无菌性炎症。
6、肌力不足
小腿肌肉无力和足部内部肌肉力量不足会增加足底筋膜的压力。
7、错误的锻炼方式
比如剧烈运动、运动时间过长、短时间内运动强度加大、运动后小腿肌肉不放松等,都可能引起足底筋膜炎。
哪些运动可以缓解足底筋膜炎?
1.抓脚趾毛巾练习
将毛巾或玻璃球放在地上,用脚趾的力量抓起又放下,重复几次,可以增强脚内部肌肉的肌肉力量。
2.提小腿练习
穿上支撑脚底的鞋子,用两只脚站立,脚后跟抬起,然后进展到单腿脚,脚后跟抬起。 整个过程需要无痛,运动后还需要拉伸。 20到25次为一组,每天重复2到3组,坚持下去可以提高小腿和三头肌的力量。
3.足底筋膜拉伸
坐直,将受影响的脚底放在对侧膝盖上。 抓住脚趾并伸展到脚背。 用手指感受足底筋膜的张力,确保张力紧实。 每次拉伸应达到10秒。 每天做10次,可以明显减轻疼痛。
温馨提示
足底筋膜炎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鞋子,脚跟与脚趾之间的落差应达到10毫米以上,这样可以减轻足底筋膜和跟腱的压力; 鞋的中部有一定的厚度和减震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撑足弓; 脚趾有一定的硬度,可以避免鞋前部过度弯曲,减少勾脚趾的动作。 严重者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神经敏感性求医网信息,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