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疫情无情,针锋芒也无情。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紧急录制视频《穴位保健养生运动防治新冠肺炎》 。 可操作、练习,从中体验穴位保健和中医保健操的独特功效。
防疫穴位
01
温补阳气求医网报道,强身健体
适用人群:未感染病毒的一般人群、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
穴位:关元、命门、足三里
操作方法一:搓手掌按摩穴位
操作方法二:敷上暖宝宝,用粗盐袋热熨斗
操作方法三:敲击足三里穴
注意:请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受凉; 防止烫伤。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温和灸等艾灸方法。
02
齐宣飞
适用人群:适合有咳嗽、喘息、胸闷症状的轻症患者或疑似病例
穴位:合谷、池泽
归经:肺经、大肠经
操作方式:拍打法
注意事项:请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受凉; 操作时要注意揉搓、拍打,以免损伤皮肤。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温和灸等艾灸方法。
03
润肺化痰
适用人群:疑似病例、轻症病例、恢复期有痰者
配穴:肺俞、高黄鼠
操作方法一:粘贴、热熨烫
操作方法二:空掌敲击
注意事项:请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受凉; 操作时要注意揉搓、拍打,以免损伤皮肤。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温和灸等艾灸方法。
04
调理脾胃
适用人群:未感染者、疑似病例以及有腹胀、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的轻症患者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
操作方法:按揉腹部穴位;
足三里穴点按法。
注意:请勿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温和灸等艾灸方法。
05
温阳散寒
适用人群: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有怕冷、乏力等症状的轻症患者
穴位:大椎、命门、关元
操作方式: 粘贴、热烫
注意:防止烫伤。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温和灸等艾灸方法。
常用方法如艾灸
艾灸量、艾灸感及注意事项
艾灸量:一般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连续操作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每次艾灸总时间为30~60分钟,用艾条1/2~1根。
灸感:以局部温热感,无烧灼痛为佳,皮肤潮红为佳。
防范措施:
(1)高热烦渴等实热患者不宜自行施灸;
(2)施灸时,选择舒适的体位,放松肌肉,充分暴露施灸部位;
(3)保持房间温暖,注意不要着凉;
(4)施灸时选穴要不严密,火力要均匀;
(5)对于老年人及其他反应迟钝或局部感觉减退的人,不宜过度施灸,以免烫伤;
(6)艾灸过程中,防止艾火烧伤衣物、被褥; 艾灸治疗后必须将艾条完全熄灭,以防引起火灾;
(7)使用发热贴时不要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并用一层衣服敷在相应穴位上;
(8)孕妇忌灸下腹部穴位。
耳穴练习
耳穴保健练习可以缓解焦虑、调节免疫力、辅助睡眠。
01
蛟龙导海(按摩耳甲腔):双手中指指向耳甲腔,顺时针吸气半圈,逆时针呼气半圈,各8次。
02
天池划船(按摩耳甲船):用食指指着耳甲船,由下往上按摩,前半吸气,后半呼气,进行8次。
03
喜鹊点头(按摩耳穴):用拇指、食指来回按摩神门(位于三角窝)、对耳屏内侧的皮质下层和外侧的枕部; 如果食欲下降,可加按摩胃部(耳轮小腿消失的地方)。 每个穴位按压1分钟,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 同时按压并揉捏双耳。
健康练习
01
八段锦
功效:软筋强骨保健养生功,强身益气,行气活血,调和脏腑功能。 提高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部器官有温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器官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适用人群:男女老少均可锻炼。
02
三种形式强化抗疫
内容:
第一式:玄通阴阳
第二种:按摩腹部
第三式:揉腰
影响:
调三焦,疏通阴阳气; 健脾和胃; 强肾腰、益气强体。
对于人们:
第一种适合轻症咳嗽、哮喘患者;
第二方适合有腹胀、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
第三方适合有畏寒乏力症状的患者。
“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除了晚上睡眠充足养阴外,大家白天也要活动起来,养足阳气,增强抗病能力和治愈能力,共同迎接“健康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