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一代养生名家葛洪的养生术记录在他的著作《抱朴子》中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抱朴子   养生   葛洪   气功   健康养生

2023-08-11 01:05:48 

求医网信息

作为一代著名的养生专家,葛洪采用了多种养生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并将这些从前人经验中得出的养生方法记录在他的《抱朴子内篇》一书中。 葛洪总结道:“养生不仅要注意起居规律,还要运用导引之术锻炼和调整筋骨,练习道家气功,服用滋补药物进行保健,注意养生保健。”性生活的身体卫生。” 因此,葛洪的养生方法虽然很多,但可分为“内修”和“外修”两大类。 其中,“行气”、“导引”、“介术”等养生方法,可以调整内气,可称为“内修”; 而“外养”则包括通过外力“辟谷”和“食食”来养生的方法。 “内修”与“外养”相辅相成,可以延年益寿。

1“行气”养生法

①什么是“行气”

葛洪认为,人体如国家。 养生如治国,人的精神如一国的君主,人的精神贯穿于身体,如国家的人民。 治国安邦,必须爱民如子,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 养生也是如此。 我国传统气功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要想长寿无病,首先要注重养气。 民散则国亡,气尽则身亡。 所以追求养生的人一定要心平气和、清静自若、心存一心。 气可以在体内运行顺畅,从而达到治愈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所谓行气也叫“行气”(同气),也可以理解为今天所说的气功。 葛洪的祖先葛玄和他的老师郑寅都是高超的气功大师。 传说葛玄能使用分身之术,还可以潜入水中纳凉数日。 对于气功,葛洪研究了一辈子,从未间断过。

升气的方法有很多,历来都是师徒相传,没有记载在书本上。 因此,自秦汉以来,虽然擅长气功的人很多,但真正流传于世、至今仍能见到的气功却很少。 葛洪总结了自己所学、所研究的内容,总结其要领,记录在《抱朴子内篇》中,成为历代气功练习者所追求和研究的经典。 至于行气,葛洪说,行气能治百病、驱瘟疫、延年益寿、自卫,甚至可以水上行走,不渴不饿。 当然,有些说法在现代是不可思议的,但气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气功能治病是肯定的,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但据说,水上行走,即使确实存在这样的神技,也只能出现在现代的小说或者电影中。

古代养生口诀_中国古代养生术_古代三大养生术

②逆本归源行气法——胎息

葛洪认为,魏晋时期道教行气的方法虽有多种,但胎息是其中的代表。 根据当时的气功理论,认为婴儿出生时肚脐与母亲的身体相连,因此肚脐是人体生命之源。 到现在为止,练气功需要将真气凝聚在肚脐以下两寸的地方,这叫气沉丹田。 而更进一步,就是模仿胎儿通过肚脐呼吸,就像在母亲子宫里一样,这也体现了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

葛洪认为,胎儿呼吸是指没有鼻子和嘴巴的呼吸,就像回到母亲子宫里一样。 这是气功的最高境界。 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 初学者运气也必须由浅入深,持之以恒,才能一步步进步。 初学者的具体方法是用鼻子吸气,能吸多少就吸多少,然后屏住呼吸,默数从1到120,然后从嘴里慢慢呼气,这样,用鼻子吸气→屏住呼吸呼气→用嘴呼气 呼吸→鼻子吸气,不断重复,然后逐渐延长屏气的时间,心里默数的数字就会逐渐增加,当数字达到数千时,养生的效果就可以了。取得成就。 做这个方法时,呼吸极其轻微,听不到一点呼吸声。 检查呼吸是否达标有一个方法,就是在口鼻前放一根羽毛,呼气时羽毛不动,说明呼吸轻,符合要求。 这样,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就可以逐渐达到胎息的状态。 这种呼吸方法也是现在气功练习中的基本呼吸方法。

掌握了调气的方法之后,还必须知道调气的时间,否则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葛洪指出,行气应在“生气”比较旺盛时进行,而不是在“死气”较强时进行。 传统上认为古代三大养生术,一天一夜分为十二个小时,从午夜到次日中午的六个小时是生命旺盛的时间,从午夜到午夜的六个小时是死亡的时间。 元气强时行气,可以事半功倍,死气强时行气则无济于事。 现代科学也证明,清晨到中午,空气比较新鲜,非常适合人们进行户外运动。 现代人习惯“晨练”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比较脏,不适合人体锻炼。 所以,这种“生气”“死气”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葛洪认为,练习前应抑制食欲。 如果练习前吃得太多、太油腻,就会“让人生气,难以停歇”。 ,否则你会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而白回来。 这些宝贵的经验至今仍被视为气功练习者必须遵守的规则。

2 健身的多线“指南”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一书中不仅提到过“导引”,而且说导引是气功的一种也不为过,因为它是导气与引身的结合体。 一种锻炼。 古人用歌舞来舒展身体、强身健体、治病,这其实就是最初的指导。 既然是包含气功原理的锻炼方法求医网信息,就应该以身体动作为主。

古代养生口诀_古代三大养生术_中国古代养生术

对于导引,葛洪说:“知龟鹤长寿,故顺导引以延年益寿。” 可见,古代道士模仿龟、鹤等长寿动物的动作,希望以导引作为延年益寿的方法。 仙丹术,换句话说,也是一种长生之法。

葛洪十分重视五禽戏的作用,认为华佗的弟子吴朴从华佗那里继承了五禽戏的精妙,并用它来指导健康,因此活到了百岁以上。 据医学证明,五禽戏中虎、鹰、熊、猿、鹿的姿势,符合中医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在道家养生学者看来,人体衰老的迹象是从牙齿、耳朵和眼睛开始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出现耳聋、眩晕、牙齿脱落等症状。 早上轻敲牙齿三百次,可使牙齿健康脱落。 因此,葛洪认为,用导引配合药物预防眼、牙、耳的衰老,可以延缓整个人体的衰老过程。

①如何保持牙齿健康

古代三大养生术_古代养生口诀_中国古代养生术

至于固齿的方法,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解释道:“牙齿可以在口中得到滋养,但必须用唾液来滋润;(世界健康网)每天早晨醒来来来吧,敲牙三百下,牙齿就不会轻易动摇了。” 其实这也是通过运动来改善牙齿健康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在现代也被很多人使用,并且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此外,葛洪认为,口腔内服用摄智丸、凡氏丸、救鸡散等药物,可以使已动的牙齿恢复强度,有治疗龋齿的作用。

②辅音耳法

至于辅音耳法,葛洪认为,如果用龙刀、胡印、熊经、归衍、燕飞、蛇曲、鸟伸、天辟、地阳之法1200余次,你可以成功。 。 而这种模仿龙、虎、熊、龟、燕、蛇、鸟等动物的导引术,与华佗的五禽戏一脉相承。 葛洪认为,通过引导、炼形,精血就充盈了,肾气就强了,听力自然就提高了。

③游览方式

至于明目的方法,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认为,要达到明目的目的,只要能将三焦之气带到丹田,就可以达到明目的目的。眼睛用明亮的石头清洗,然后用阳光熨烫。 ,还要将“丙丁洞明目符”焚烧,与酒混合洗眼,以达到目的。 据说,曾经有人用这种方法在晚上写字。 所谓“三焦”是中医脏象理论中特有的术语,是上焦、中焦、下焦的统称。 上焦是膈以上的部分,包括心、肺; 中焦是横膈以下、脐以上的部分,包括脾、胃。 下焦是脐带以下的部分,包括肾、膀胱、大小肠、雌细胞等。 这是为了疏导、排除三焦之热,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维生素和药物,可以强目、治疗眼病。 但其中有些说法并不完全可信,甚至含有迷信成分,反映出古人认识比较落后的事实。 葛洪还提到了一种明目方法,就是用醋煮萝卜子,晒干,捣成粉吃,用一寸见方的勺子为容器,一日三餐。 。 据说,拿了一个水桶后,晚上就可以看清东西了。

另外,导引法还有很多,如长途行、龙跳、虎跳、鹿跳等,这些有固定套路的导引术,主要是练气功的人所使用的。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没有必要拘泥于形式,只要方便锻炼即可。 导引是气功中的炼形术。 通过导引、炼形,使精力旺盛,心神舒畅,达到健身长寿的目的。 《抱朴子别致》认为,“夫指导不在于立名立像”,也就是说,指导的实践不在于模仿得好不好,而在于是否真正达到了健身的目的。 即使是一般的身体动作,如伸展、弯腰、躺下、站立、行走甚至呼吸,都可以算作引导。 葛洪将导引推广为可以普及的养生好法,有力地促进了道教养生的发展。

3 “回精补脑”动脉内手术

房事手术是指维持夫妻气机运行、调和阴阳、保持青春、消除疾病、延年益寿的健康长寿方法。 房术是古老的长寿术之一。 古人历来非常重视房事手术。 在医生看来,房事不仅是养生的障碍,也是长寿的重要修炼方法之一。 秦汉时期,方中术是家庭养生的主要方法,但始终保密,代代相传。 葛洪受其名师传授,熟习屋内十余种技艺,并总结出它们的共同要诀,那就是“返璞归真、养脑”。 他的性交观点是,要避免两个极端,既不禁欲,也不放纵,保持克制、和谐、美满的性生活,这无疑有益于健康。

在性交过程中,只要“快乐、自律”,注意卫生,就可以健康长寿。 可益髓补脑。 在古代的性交艺术中,隐忍被认为是男性从性交中获得健康益处的关键因素。 他还认为,男性在性生活中“多产少泄”甚至不泄,不仅能强身健体、祛病健身,还能延年益寿。 葛洪不仅反对禁欲主义,而且主张根据人们的年龄、身体状况、情绪、日月运行、气候变化等主客观条件,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合理的性生活方式。

术中调节性生活的性卫生知识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性医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然而,这种多换少泄、保存精髓、延年益寿的说法,显然是有悖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医学知识的。 而且,过度追求射精、射精,可能会导致性交后尿道、膀胱充血,导致性交后尿频,容易给男性造成精神负担,影响正常性欲。 因此,在性交过程中,只要人们“欢喜内敛”,即男女之间的性行为符合世间阴阳变化的规律,且次数有限,就付出了代价。注意卫生,才能健康长寿。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