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艾灸作为最适合春季的养生方式,必然成为增强“正气”的首选。 有空的时候,点一株艾草,香味就来了。 呼吸着与春天融为一体的气息,人会变得神清气爽。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只要爱护自然、协调阴阳、“天时合一”,就能健康长寿。 春属东方求医网报道,五行属木,脏腑属肝。 肝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医认为,肝为将官,肝主灵魂。 因此,春季养生应顺应肝脏的生理特点,注重“养肝阳”。
肝脏虽然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但却是重要的解毒器官。 那么哪些穴位具有良好的保肝作用呢?
1.太冲穴
此穴为肝经原穴,是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 春季艾灸太冲穴,可以激发肝经原气,促进肝经气血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有较强的补肝作用。
由于肝主筋,如果春季出现四肢无力,则是肝经气血不足的表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艾灸那个部位可以止咳,就会有很大的改善。
2.三阴交
艾灸三阴交有很好的引火降火的作用。 同时,春季阳气散于体表,脏腑气血不足,会出现脾胃消化不足的问题。 这时艾灸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还可以调理肝肾,还有安神作用,可以帮助睡眠。
3. 玉极洞
属于手太阴肺经,此穴为肺经的性穴,五行属性属火。 “星主身热”,所以此穴具有清肺泻火、清肺的功效。 并且由于穴位位于手掌,因此具有循经远行治疗、疏通经络、通络的功效。
4. 肾气穴
位于腹部,肚脐中央。 因为它具有培精固本、回阳救体、和胃理肠的作用,长期艾灸可以使“元气旺盛,百病皆免”。 现代研究证实,此穴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后天保健的重要穴位。
5. 中峰穴
中风穴是人体维持精血的重要穴位。 它是肝经上的“金穴”。 可抑制肝火旺盛,利小便。
艾灸的五大禁忌要注意
1、不要直接灸面部等裸露部位,以免形成疤痕,影响美观。
2、皮肤薄、肌肉少、肌肉聚集处、孕妇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部位不宜施灸。 另外,不要直接艾灸关节。 另外,大血管和心脏处不要艾灸,而眼球属于面部,所以不要艾灸。
3、极度疲劳、饥饿、过饱、醉酒、多汗、情绪不稳定或女性经期应避免艾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体力极度疲劳时忌艾灸。
5、没有自控能力的人,如精神病人,应避免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