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除了先天因素、基因突变、疾病之外,营养、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对身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家提醒,家长要重视这些后天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通过科学方法帮助孩子长高。
随着春天的到来,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增多了,沐浴在美丽的春天里,身体也开始“抽搐”。 春天,万物生长的季节,很多家长都特别关心孩子的身高发育。 那么,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长高呢? 我们来看看专家们给出的答案和建议。
这两个年龄段是身高增长的关键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颜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孩子长高要特别关注两个关键年龄段,一是从出生起的快速生长期到2岁,另一个是青春期。
“0-1岁的婴儿大概会长高至少25厘米,1-2岁大概长高10-15厘米。科学喂养可以保证孩子从出生到2岁的快速生长期的正常发育。” 严杰说求医网信息,婴幼儿如果喂养不当,或者经常生病,也会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间损失的身高后期并不容易弥补。
如何科学喂养婴幼儿? 严杰建议家长注意了解《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年)》。 她介绍,指南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指南》、《7-24个月婴幼儿喂养指南》、《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三部分,并把提出明确的指导方针。 例如,对于0-6个月的婴儿来说,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 纯母乳喂养应持续至婴儿满6个月,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 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
“青春期是身高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一般来说,从性发育开始到生长结束,男孩身高会增加25-28厘米,女孩身高会增加25厘米左右。 ” 严杰说道。
她介绍,青春期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持续1年左右、2年左右、2-3年左右。 女孩的青春期提前发生在 9-11 岁之间3岁儿童长高的方法,男孩的青春期提前发生在 11-13 岁之间。 孩子在青春期中期开始迅速生长,同时第二性征逐渐出现,青春期后期身高增长缓慢。 初潮是女孩青春期结束、进入后期的标志,而男孩则以遗精为标志。
初潮时,女孩的身高增长已完成一生身高的95%,随后进入生长衰减阶段。 正常情况下,身高可增加3-11厘米,男孩女孩都差不多。
严洁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初潮或遗精后,孩子的身高与同龄孩子相差很大,遗传推测(矮),应及时去医院咨询专家,不要误认为“生长迟缓”,错过了孩子身高发育的绝佳机会。
重视营养、睡眠、运动和身心健康
身高是遗传与出生时体重、体长、后期营养、是否有疾病以及体内各种激素调节等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其中,遗传对身高的影响约占70%。 可以说,父母的身高为孩子的身高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除了先天因素、基因突变、疾病之外,营养、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对身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严杰提醒,家长要重视这些后天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长高。
首先,营养要均衡。 在临床实践中,严杰见过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吃得很好,但孩子就是不长大。 “吃得好应该是均衡饮食。吃太多油炸食品、肥肉、碳水化合物和糖都不利于长高。同时,肥胖也会对身高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严杰说,蛋白质和钙是长高的关键营养素。 建议家长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孩子补充营养,做到营养均衡。
同时,睡眠和运动也很重要,它们与刺激身体长高的生长激素有直接关系。 严杰介绍,生长激素具有昼夜节律,像心电图一样以脉冲形式分泌。 夜间分泌总体比白天多,分泌高峰在夜间,特别是进入深度睡眠时。
“因此睡眠非常重要,晚睡或睡不熟都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家长要注意尽量让孩子在10点前入睡,保持充足的睡眠。” 严杰说道。
另一方面,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有关实验证明,运动时人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会比平时增加1倍左右。 因此,多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更有利于身高的增长。 专家指出,体育运动需要多样化。 跑步、打球、跳绳、游泳都有助于长高。 确保每天至少锻炼 1 小时。
严杰还建议,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要尽力保证孩子健康快乐,避免精神压力。 青春期的孩子普遍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和较重的学习任务,很难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运动。 她指出,轻松的心情、充足的睡眠和锻炼都是青春期孩子长高的重要条件。 她希望家长能够尽可能帮助孩子调整情绪,让他们多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不仅有利于他们身高的增长,也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另外,家长不要“拔苗助长”。 我相信有一些长高的“偏方”。 可以结合遗传因素参考身高曲线。 如果发现孩子身高过高或过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实习记者 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