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拔牙后最大的问题就是疼痛、牙龈或脸部肿胀、出血,稍不留神就可能引起感染。 为了减轻疼痛和肿胀并降低感染风险,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愈合。
拔牙后如何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1.咬纱布
拔牙后,应在伤口上放置纱布止血,并按照医生的指示将纱布咬紧,这样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在此期间不要张嘴,以免纱布松动导致伤口流血过多,阻碍血液凝固。 如果纱布太湿,应立即更换新纱布; 但不能一直更换,也不能吐口水,以免影响伤口内的血液凝固。 在此期间,不要用手指或舌头接触拔牙部位,防止咳嗽和打喷嚏,否则伤口会因压力增大而流血。 大约30到45分钟后,吐掉纱布,照镜子看看是否还在流血。
2.服用止痛药
在麻醉作用消失之前,应尽快服用止痛药,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可以起到镇痛和抗感染的作用。
3.正确使用茶包
茶叶中含有单宁酸,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如果拔牙一小时后伤口仍在流血,可以将湿茶包敷在拔牙部位,慢慢咬住并按压伤口,静置约20至30分钟。
4.冰敷
在拔牙部位上方敷冰袋,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出血,有效控制牙龈肿胀。 冰敷10至20分钟,休息半小时。 用毛巾或布包裹冰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拔牙后24至48小时内冰敷; 48小时后,拔牙部位的肿胀会逐渐消退,此时冰敷已没有意义。 如果没有冰袋,不妨将冰块或碎冰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 值得注意的是,拔牙部位不要用手遮盖,以免局部受热。
5. 用温盐水漱口
拔牙后第二天早上才能漱口。 将一勺盐与 240 毫升水混合。 漱口时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防止压力较大; 左右移动舌头,慢慢将盐水吐出求医网信息,否则会破坏血凝块。
温馨提示
拔牙后要多注意休息,以利于血液凝固和伤口愈合; 休息至少24小时,期间不要做重体力或脑力劳动; 休息时将头抬高,不要压迫拔牙部位,以免肿胀、疼痛加重; 期间不能提重物,也不能弯腰,必须端正坐姿。 拔牙后24小时即可轻轻刷牙和舌头,但需要避开拔牙部位。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菌漱口水以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