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大家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早上起床后,口干舌燥,口干舌燥,总感觉喉咙里有异物。 我无法咳出或吞咽...
许多人将这种情况称为“痰”。 其实,西医和中医所说的痰并不完全一样。
中医所说的“痰”,不仅指咳出的粘稠物质,还泛指一切非人体生理所需的代谢分泌物。 中医认为,气血不畅,则水凝生痰。
痰湿的人大多肥胖,面色淡黄晦暗,舌苔油腻,口中有痰粘,胸闷体重,四肢不适,常常感到无力不想动按压那个穴位可以止咳,注意力不集中,出汗,气短。移动时的呼吸。
五个神奇的“化痰”穴位
季节变换时,昼夜温差大,大人都容易感冒,更不用说小孩子了,咳嗽时一般都会有痰。 大多数孩子不愿意吃药。
那么秋季咳嗽有痰的外治方法有哪些呢? 今天我就分享五个穴位,帮助大家祛除体内“痰”。
1.天突穴
选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之间,胸骨上窝中央。
方法:用拇指垂直按摩穴位,直至出现酸胀感; 每次按5~8秒,10~20次。
功效:具有祛痰、宽胸理气、化痰清肺等作用,特别适用于调理肺脾郁结所产生的痰浊。 患者常常睡眠不安,胃部不适,饮食受到影响。
2. 水土点
选穴:位于喉结旁,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下方一指处。
方法:用拇指按压水土穴,然后按压该穴周围的痰结,每次1~3分钟。
功效:尤其适用于治疗痰热。 患者咳出痰黄稠,吐困难,口唇干求医网报道,舌质红,苔黄腻。 经常按压此穴,可以缓解喉咙痛、咳嗽痰多、哮喘等问题。
3.云门穴
选穴:前胸壁外上部,肩胛骨喙突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凹陷处,体左右两侧各一处。
方法:用双手大拇指分别按摩同侧云门穴,并做圆周运动。 每次按摩3分钟,每日两次。
功效:经常按压此穴还适合调节痰热的一些症状,有助于止咳、化痰、调节肺功能。
4.丰隆穴
选穴:丰隆穴是化痰的要穴。 它位于腿的外侧。 在膝眼和外踝上找到两个点,形成一条线。 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距胫骨前缘约两指宽。
方法:用拇指按压丰隆穴1分钟,然后顺时针按摩该穴位2分钟,最后用拇指向一个方向向下揉揉丰隆穴2分钟。
功效:用于治疗痰热、湿痰、燥痰等病症。 特别适合喉咙里有痰咳不出来的人。 经常按摩可以帮助痰轻松咳出。
5.肺俞穴
取穴:采用坐位或俯卧位。 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两侧相距两指。
方法:患者平躺在床上,按摩师将双手大拇指指腹放在两侧的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揉搓,使穴位感到酸、麻、肿。
然后将手正面的拇指根部按在肺俞穴上,稍向下压,揉按该穴位3~5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适用于各种痰邪证候。 可以增加肺通气量、肺活量和耗氧量,降低气道阻力,帮助排出痰液。
经常揉腹部,增加脾胃蠕动
如果你总是有很多痰,那不仅仅是你的肺和喉咙有问题,还有你的脾脏的问题。
《张氏医将》中有这样一段话:“脾若虚土,清则难升,浊则难降,若停留在中而停滞。”膈肌就会形成痰,康复正常,痰会自行消散。”
健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揉腹部。 腹部是六个内脏器官的所在地。 它们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对食物的接受、消化、吸收和排泄。 做好腹部保健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预防肥胖、高血压等。
实践:
先将双手搓热,然后双手重叠(男性可选择左手按在腹部,掌心朝向肚脐,右手按在左手上,女性则相反),放置将其放在腹部,以手掌顺时针方向按在肚脐周围,从小到大画圈按摩36周,逆时针方向从大到小按揉肚脐周围36周,可以增加胃肠蠕动,调气理气。消除积滞,增强消化功能,防治胃肠道疾病。
每天早上揉一揉,使人精力充沛,晚上睡前揉一揉,使睡眠安逸。 道家说,要想长生不老,肠道必须常清。 这种揉腹法不仅是防病保健的小法,更是延年益寿的大法。
揉腹注意事项:孕妇、经期妇女慎用此法。
吃什么可以化痰止咳呢?
陈皮
陈皮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品。 中医中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主要依靠陈皮来治疗疾病。 中医认为,陈皮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
柑橘
中医认为,柑橘具有生津止咳的功效,用于肠胃燥热; 具有和胃、利水之功效,用于腹部不适、小便不利。 。 橙子性质温和,即使是病人也可以适量食用。
吃橘子时,一定不要撕掉橘子果肉外面的白筋。 中医认为,橘子具有通络、化痰、理气、活血的功效。 它不仅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良好的食疗佳品,而且对慢性咳嗽引起的胸痛、不适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白萝卜
中医认为,白萝卜能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 生食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痰稠等病症。 若与甘蔗、梨、莲藕等同饮,效果更佳。
民间常说,白萝卜性味寒,体质寒、气管不好的人不宜常吃。 事实上,白萝卜对于肺热型感冒咳嗽有很好的止咳作用; 另外,白萝卜含有杀菌剂,对寒热邪气、咽喉肿痛、咳嗽有帮助。
梨
中医认为,梨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
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