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骨质疏松将“瞄准”年轻妈妈!
年仅29岁的李女士(化名)生下女儿不到一个月,正当一家人还沉浸在新生活的喜悦之中时,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 这天,李女士搬运重物时,突然感觉腰部一阵针刺般的刺痛。 她的腰又酸又软。 躺下休息并不能缓解疼痛。 甚至连坐下的时候,她都得用手来支撑自己。 李女士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到附近医院检查后发现,李女士患有“胸腰椎多发性压缩性骨折”,椎体骨密度测试Z值仅为-5.3(正常成人不低于-) 2.0),表明她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才有的病吗?为什么我这么年轻就得了骨质疏松?” 李女士当时很困惑。 她去了几家医院,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断。 她的腰痛症状不断出现。 复杂的。 最后,李女士找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副主任丁跃教授。 经过仔细会诊和检查,丁教授诊断李女士患有一种罕见的骨质疏松症——妊娠期和哺乳期骨质疏松症(PLO)。
PLO——被忽视的女性骨骼健康“杀手”
PLO 特指一种罕见类型的骨质疏松症,发生在怀孕和哺乳期间。 多发生于29-34岁的年轻妈妈,尤其是妊娠晚期和哺乳早期。 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背疼痛。 尽管PLO的发病率很低,每百万人中只有4-8人受影响,但并不能掩盖其“骨骼杀手”的本质。 PLO患者具有骨密度低、骨折多发的特点,且骨折多为脊柱骨折,可能引起慢性疼痛和不可逆的脊柱损伤,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
丁悦教授说:“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孕妇矿物质的代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胎儿和婴儿的骨骼发育需要从母亲的脐带和母乳中吸收大量的钙、磷等必需元素。 因此,孕妇对钙的需求量远高于非怀孕期间。 骨骼会被“吸收”和“溶解”,从而释放出钙离子,以满足生理需要。 如果孕妇此时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钙,就会导致骨质密度下降,骨质脆性增加,出现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危险因素也会促进PLO的发生,如:营养缺乏(钙、维生素D等摄入不足)、某些疾病(狼疮、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皮质醇增多症、炎症性肠病)、慢性肾脏病等.)、部分药物的使用(肝素、糖皮质激素、抗惊厥药、质子泵抑制剂等)、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
“如果你在怀孕后期或产后18个月内突然出现腰痛,就应该给PLO敲响警钟。” 丁岳教授提醒道。
多管齐下,精准治疗——打好防治巴解组织持久战!
防治PLO必须从营养、药物等多方面入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想要预防PLO,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基础。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晚期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摄入300-500克牛奶(含乳制品),同时保证充足的鱼、禽、肉、蛋的摄入(150孕中期-200g/天,孕中期150-200g/天,晚期和哺乳期175-225g/天),建议定期进行户外运动。 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和既往脆性骨折的女性可以考虑避免母乳喂养以减少骨质流失,这可能有助于降低 PLO 的风险。
2. PLO患者的钙摄入量必须为1000-1500毫克/天。 一般来说,维生素D主要可以通过阳光照射来获取。 但如果新发骨折的PLO患者维生素D水平低于30ng/mL,应立即补充维生素D,至少/天,以快速达到预期目标。
3.对于骨折患者求医网报道,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卧床休息、佩戴支具、止痛等对症保守治疗。 必要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骨折愈合后,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负重和体力活动,以维持骨骼和肌肉的质量和活动能力。 当时,李女士选择了卧床休息、佩戴支具等保守治疗,背部疼痛逐渐缓解。
4.药物治疗方面,双膦酸盐、地诺塞麦、特立帕肽、罗利妥单抗可能对PLO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李女士接受钙、维生素D基础治疗,以及唑来膦酸标准抗骨质疏松治疗后,背痛明显缓解,腰椎骨密度Z值逐渐从-5.3上升至-2.8。 没有出现新的骨折,他恢复了正常生活。
5、同时,定期回顾也很重要。 PLO患者骨密度低,治疗过程是一场“持久战”。 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李女士接受了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虽然她的骨密度明显提高,但仍低于正常范围,比健康人更容易骨折。 因此,她需要继续治疗以防止骨折。
总之,骨质疏松症并不是老年人独有的疾病。 虽然妊娠期和哺乳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较低,但更容易发生多发性脆性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严重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 要坚持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基础,并采用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 对于骨折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此外,还需要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唤起社会对女性孕期、哺乳期“骨骼健康”的关注,让每一位年轻妈妈远离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