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近日,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患者进行了肺部病灶消融手术。 65岁的陈大爷(化名)有颈动脉支架植入史,口服抗凝治疗4年。 今年年初,他被诊断为“晚期肺癌伴肾脏及全身多发骨转移”,随后接受了5次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然而5月复查的结果却并不理想——肺部病变进展。
▲术前检查
考虑到患者情况复杂,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肿瘤科李家平教授进行专家会诊。 经过综合研判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陈大爷在肿瘤科、麻醉科、影像科的保护下,进行了肺部病灶消融术。 术后恢复良好。
▲术中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陈景华介绍,微波消融是癌症综合治疗中的一种微创、精准的热消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肺癌、肝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 治疗。 总之,在CT引导下,将微波消融针准确刺入病灶,通过微波加热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肺部肿瘤的治疗,微波消融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等优点。 作为局部治疗,可以对肺部原发病灶进行“靶向切除”,并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相结合,不仅可以减轻肿瘤负荷,还可以增加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性别。
肺癌消融后的疗效评价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疗效立竿见影,消融病灶呈低密度改变,可出现蜂窝状或空洞状阴影。 近期疗效:肺癌消融治疗后1个月,增强CT可显示治疗区域略有扩大,但无血管强化; PET/CT检查可发现代谢亢进消失,活检可见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 远期疗效,消融治疗6~12个月后,CT显示肿瘤逐渐缩小,或形成疤痕、空洞、硬结节。
陈景华提醒,肺癌消融术后应注意以下事项:
1、平躺4-6小时求医网信息,待病情稳定后下床活动。
2.术后2-5天内出现低热与术后肿瘤病灶坏死吸收有关。
3.术后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均属正常现象,可对症治疗。 应避免剧烈咳嗽,以免发生气胸。
4、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红肿、疼痛等情况,患者有无胸闷、气短等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