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为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田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学科研究团队,基于20岁至96岁个体大样本晶状体图像,研发出智能生物年龄评估技术并首次提出“镜片年龄”来预测重大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风险,创新疾病风险的自我评估模型。 研究成果《自我深基年龄指数-年龄风险-》于2023年11月6日在线发表于高水平杂志(中科院一区),为创新医疗技术和智慧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提高老年疾病防治水平。
图1:《Lens Age》论文在线发表于该杂志
晶状体是评估身体衰老的重要窗口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 预计到2100年,全球60岁或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在2017年增加两倍,到2100年达到31亿。老龄化与人体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衰老过程中,人体生理功能下降,高血压、冠心病等全身性疾病患病率增加。 因此,评估机体衰老水平对于个体健康管理和疾病干预至关重要。 然而,衰老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生理过程。 单纯的实足年龄并不能准确反映个体的衰老程度。 生物年龄是根据人体生理和解剖学的年龄进展推断出的年龄,可以作为评估人体衰老的重要定量指标。 然而,目前缺乏便捷高效的生物年龄评估技术手段。
晶状体在衰老过程中表现出特征性变化,例如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这种白内障在患有糖尿病等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个体中较早发生。 此外,晶状体在解剖学上位于眼前节,其特征可以通过非侵入性影像检查客观、快速地记录。 因此,晶状体是评估个人生物年龄和衰老的重要窗口。
开发智能晶状体年龄评估技术,预测重大疾病及死亡风险
为了探究不同年龄段晶状体组织的关键老化特征,研究团队基于覆盖20-96岁个体的大样本晶状体图像数据,依托天河二号超算中心,训练了一个人工智能模型,并首次提出了能够准确反映机体衰老水平的“机体衰老水平”。 镜头年龄”。 “晶状体年龄”已被证明不仅可以揭示视力下降、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等眼部衰老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预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 此外,研究团队通过随访追踪入组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发生死亡等与年龄相关的事件,证实“镜片年龄”可以有效预测个体的全因死亡率,为与衰老相关的健康状况的评估。
图2:“镜头时代”智能评估技术研发流程
智能手机迁移应用创新年龄相关疾病风险自我评估模型
研究团队进一步将“镜片年龄”评估技术应用到手机上,通过手机采集镜片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实现院外场景下的老化程度和疾病风险的自我评估。 这种无创且便捷的方法为衰老过程中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该技术有望为院外智能健康管理提供创新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求医网资讯,及时预警衰老相关疾病和死亡风险的发生,检测个体全身及眼部疾病风险,全面提升自我健康水平管理和疾病预防和治疗。
图3:基于智能手机的衰老相关疾病风险自我监测模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