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还必须重点关注血压、血脂、体重等多项指标,才能更好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无论是在药物选择还是生活干预方面,都应进行综合调整,防止血糖大幅波动,将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哪些管理原则?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包括积极戒烟和戒酒、评估和管理睡眠障碍和抑郁症,以及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
2.保持正常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容易诱发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还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全因死亡率。 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以减轻体重可以延缓 2 型糖尿病的发展。 减重基础体重5%~15%,可明显改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问题。 它还可以改善睡眠呼吸暂停、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骨关节炎求医网,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3.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在选择降糖药物时,除了考虑降糖效果外,还应重点关注并发症的防治,综合考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超重或肥胖、慢性肾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有效地降低血糖。改善整体预后。
4.考虑降糖药物的可用性
理想情况下,应选择对患者绝对有利的降糖药物,权衡用药风险,了解潜在危害; 当然,药物的可得性、费用以及药物是否在医保范围内也应该考虑。
5.控制糖化血红蛋白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低于6.5%,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低于6.1毫摩尔和7.8毫摩尔。 如果预期寿命有限; 发生无意识低血糖; 有低血糖病史; 晚期肾脏疾病; 至7%~8%。 血糖未达标者,至少每3个月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达标的,每六个月监测一次。
温馨提示
每个糖尿病患者的情况不同,应单独设定血糖控制目标,不要过于严格,以免引起低血糖。 尽量在三个月内达到血糖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时应考虑低血糖的风险。 同时应对并发症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