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护理论文范文】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的运用(内科护士论文)护理风险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呢,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4-05-30 10:51:10 

 

摘要: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与其他科室的患者相比,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该科室的患者的病情较重,病种较复杂,死亡率较高,总之是医院医疗纠纷的常发科室之一[1]。护理作为心血管内科治疗环节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管理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风险因素,一旦发生护理不妥的问题,很容易引起纠纷,加大医患之间的矛盾。提高心血管科护理质量,一直是心内科护理人员的研究重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院将风险管理加入了心血管护理的管理中,取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问题;护理检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47.0±9.7)岁,其中慢性心衰12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18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研究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为27~67岁,平均年龄(35.0±8.1)岁,其中慢性心衰7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12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重症心律不齐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基本病情比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尺度

本次研究的纳入尺度:①患者的生存期为5年以上,身体素质良好,可以基本自理;②患者的配合度高,可以服从医生的摆设;③患者以及其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④本次研究得到了本院伦理委会的同意。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纳入本次研究:①患者合并有其他系统的严重内科疾病;②患者的配合度低,无法服从医护人员的摆设以及研究后期的随访;③精神病患者。

1.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研究方法为:对照组按本院心内科通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即:对患者进行住院前宣教、稳定患者的情绪、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正确的临床护理操纵、保持良好的住院环境、密切观察患者入院后的生命体征等一系列传统心内科临床护理步伐;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纳本院自拟的风险管理步伐,即: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体系:以国家要求的护理制度尺度为基础,在基础上分析心血管护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前制定好相应的应对步伐,并形成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并要求护理人员在风险管理度的指导下执行,定期讨论出现的新的风险以及解决方案,及时更新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使得护理工作到达三化:尺度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2];②建立监督小组:将心血管的风险管理进行责任制划分,每个区域都由1名资深的护士以及医生负责,对该区域的护理工作进行仔细地检查,各区域负责人定期汇报相关检查结果,就其管理区域出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护理人员根据问题进行整改以及解决,为了公平,各区域的负责人实行轮转制度,检查结果进行公开化,结果还与医护人员的薪资福利报酬与晋升直接挂钩,以提升各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3];③开展各项专业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护理操纵的培训,是降低护理风险的重点,在专业的培训上,还要开展其他方面的培训,例如,心理学专业的培训,心内科患者的家属往往因患者的病情,心理有很大的负担,如何正确疏导家属的心情以及抚慰患者的情绪也是很重要的,就需要医护人员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人际交流方面的辅导,接纳正确的方式与患者以及其家属的沟通,在一定水平可以减少医患矛盾的产生,进行专业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责任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把为患者服务看作是己任;宁静以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也需要掩护自己的人身宁静,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在一定水平上可以减少护理是的风险[4]。

1.4效果评估

本次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估,①患者的满意度:即研究结束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对本次住院时期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条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的例数+满意的例数)/总例数×100%;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即研究中,护理人员出现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