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很多人对道教的认识停留在纯真、无为的层面。 然而,道教与中医的关系却在中医史上出现过。 医圣张仲景都是千古名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道家人物。 这并非偶然,因为中医的发展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来有道教与医学同源之说。 那么道家养生精神,道教与中医具体是什么关系呢?
1、道家养生之道
道家经典《道德经》有云:“皆归其本”。 因此,关于生命的本质,道家认为世间万物本质上是一,人类也是自然界众生的一部分。 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因此,道家养生之道追求天人合一,返璞归真,顺应自然。 中医是道家养生集大成者,秉承正统思想,遵循人体系统的运行规律、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辨证论治、自然养生。 所以我们看到的道士都是精神饱满、青春永驻的,这就是自然养生的结果。
二、道教养生基础
道教推崇的经典是道家老子的《道德经》,将“道”与“德”合称为“德”,以德益身、修德。 “道”没有形体,需要通过“德”来体现。 道为体,德为用。 修道首先要“修德”,而“转实”的过程就是积德成真的过程。 道教的修行主张“性命双修”,既强调心性、品德的修养,又注重形体、形体、生命的修养,从而达到神形俱备的境界。 。 这种境界也是道家养生的最高境界。 可见,道教养生有着深厚的道德底蕴:以积德为基础,刚柔相济,克制宁静,清心寡欲,与人为善,循规蹈矩。
我们看金庸小说中的道家人物,张三丰的太极拳就是刚柔相济的典型。 就连降龙十八掌也不是一味的刚猛,而是刚柔相济。 有趣的是,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名称也来自《周易》,这从金庸先生的中国文化中也能看出端倪。 道家人物更“清心苦行”。 安静、古朴、质朴,是清心修道者最喜欢的环境。 可见道家的养生思想不仅源于身心求医网资讯,更源于内在的品格。
三、道教养生法的来源
以医学为基础,医学与道教同源,这是道教道教的源头。 长寿、高瞻远瞩、得道成仙,是道教祖师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 事实上,道教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云“十道九识药,道药同源,身心同治,不可分离”。 道教的源头。 道家气论认为,气是自然界万物的物质本源。 在《黄帝内经》中,“气”有25种以上的含义。 另外,阴阳学说是道教和中医的理论基础。 阴阳学说源于《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 中医四诊八纲中,阴阳最为重要。 其脏腑、经络、病机、辨证,皆受阴阳所主。
概括:
十法九药,道教与医学同源。 道教不仅与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道教人物的长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养生秘方。 道教的长生不老药固然神秘,但它的养生方法却是现实有用的,值得我们学习!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