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怀孕后,为了满足宝宝的需要,妈妈的血容量会增加到孕前水平的35%左右。 如果血容量增加,血浆就会增加,因此身体需要产生更多的红细胞。
但体内制造红细胞的过程复杂而缓慢,远远落后于血浆增加的速度,因此全血会暂时被稀释,同时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下降。
1)对宝宝的影响
对于子宫内的宝宝来说,如果妈妈没有补充足够的铁,就会造成血红蛋白不足,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 这样,胎儿就很难获得足够的氧气,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对敏感大脑的发育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文字|元
2)对母亲的影响
对于孕妈妈本身来说求医网,如果怀孕前有贫血(即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怀孕后贫血会加重,所以需要多补铁。
这时候很多妈妈可能会问怀孕补充什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贫血呢? 需要更多铁补充剂吗?
2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贫血?
我们体检表上的血红蛋白值可以判断我们是否处于贫血状态。
对于正常人来说,血红蛋白的含量应达到每升120至150克,
如果出现贫血症状,则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每升110克。
贫血的患者会出现乏力、乏力、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类似于我们每周月经时的缺血状态。 如果经常有这种感觉,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以上我们了解了孕妇贫血的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补铁呢?
3 如何补充铁质
为了补充铁质,我们可以从饮食中摄取更多,例如:
多吃动物肝脏、红肉、动物血等。
1)怀孕前
备孕时,如果准妈妈出现贫血,首先要调整到正常状态,即血红蛋白含量在每升120克以上。
2)怀孕中后期
孕中期(怀孕3个月后)和孕晚期,在原有辅食的基础上,每天添加红肉(猪肉、牛肉等)20~50克,并吃动物血或动物血。每周抽血一次或两次内脏。
也许你会问,20到50克红肉是多少,我不知道,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来测量呢?
3)20至50克红肉简单量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用自己的手掌即可。 我们伸出手掌,半个手掌,一个手指粗的红瘦肉,每天就多了20到50克红肉。
同时,我们必须保证每周一次用动物内脏来代替荤菜。
以上我们了解了孕期补铁的重要性,那么另外一种营养素是什么呢?
2. 碘
孕期除了注意补充叶酸和铁外,还应额外注意碘的补充。
别小看这个元素,想要养出聪明的宝宝,就离不开它!
1 碘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缺碘将导致儿童智商下降5至20个百分点,家庭儿童智商将下降10至15个百分点。
因为如果碘元素缺乏,就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进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而影响新陈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增加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风险,对孩子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孩子的智力。
严重缺碘甚至会导致新生儿“呆小病”,患者的孩子可能会聋哑甚至痴呆!
既然孕期补碘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妈妈平时应该如何补碘呢?
2 如何补碘
孕期每天补充230微克碘,约为非孕期的两倍。
我们可以这样添加:
1)加碘盐
我们平时买足够的盐就选择加碘盐,每天少于6克。
2) 海鲜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海鲜中来补充,比如海产品,比如海带、紫菜、虾米、扇贝等。
那么问题来了,每天230微克的碘是多少?
3)每天230微克含碘量是多少?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作为参考,
例如,吃4~5克紫菜,即可获得200微克左右的碘,所以我们平时可以喝一些紫菜汤。
食用虾皮每100克含碘264微克,所以平日煮汤时可以放一些进去,如虾皮冬瓜汤、蔬菜虾皮等。
说完了碘元素,我还是得来片断的看一下叶酸,因为很多人对于叶酸的补充存在很多误区。
3.叶酸
很多人都认为叶酸很重要,怀孕后就应该补充,就像我的邻居姚姚一样。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备孕期(即怀孕前3个月补充)进行补充,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1 怀孕前为什么要补充叶酸?
怀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宝宝出现神经管缺陷,但这种现象的出现,即胚胎神经管分化,往往发生在怀孕后2~4周。
但妈妈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要等到怀孕4到5周后才知道自己怀孕了,才会做出反应,这个时候再补充叶酸就来不及了。
那么,从备孕开始我们每天应该补充多少叶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呢?
2 叶酸一天摄入量是多少?
孕期叶酸的推荐量是每天600微克,整个孕期口服叶酸补充剂400微克,同时吃足够的绿叶蔬菜。
那么在这里你可能会问,既然我们可以从绿叶蔬菜中获取叶酸,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补充叶酸呢?
3 为什么要补充叶酸?
虽然叶酸可以从天然绿叶蔬菜中获取,但由于其生物利用度较低,只能被吸收到50%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孕期身体的需要。
因此,宝妈在怀孕前3个月还应该每天补充400微克的叶酸营养补充剂。
如果叶酸缺乏,怀孕12~14周(3个月后)血浆中叶酸浓度才能达到稳定适当的状态,这对宝宝的生长极为不利,还会出现神经管缺陷。出现,给宝宝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四。 概括
因此,对于孕妈妈来说,在兴奋、高兴的同时,在怀孕前3个月(备孕期)也要注意自己的营养补充,尤其是叶酸、铁和碘。 营养素。
怀孕期间你有什么困惑或烦恼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