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 \ \
关于夏季如何养生,说法很多,但归根到底,都与《黄帝内经》中的原则密不可分。
《黄帝内经·四气大论》云:“夏三月,此谓繁休,天地之气交融,万物华实。晚上早起,对太阳贪得无厌,使心气无怒,使华英美丽,使气气得以宣泄,若亲人在外,此夏气应之道。逆则忧伤,秋则疟疾,受者少,冬至则病重。”
看起来很复杂,但是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非就是5件事,照着做就可以了。
01
内阳气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季,阳气较外,体表热而内虚寒,更要注重“固阳气内”。
阳虚、寒湿严重的人可以坚持做这三件事:
①刮痧,背部的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刮痧疏通经络,扩张毛孔,可以更快、更彻底地将体内的寒湿、痰浊、废物排出体外;
而背面的督脉就是“阳脉海”。 通过刺激背部的经络或者穴位,可以补充全身的阳气!
②艾灸或熨灸时,推荐足三里、大椎、神阙等常用保健穴位。
③坚持喝姜枣茶,补充脾胃阳气,祛除寒气。 在这个夏天,彻底驱除体内的寒邪,滋养阳气。
02
晚睡早起
我们都知道,在北半球,夏季的白天比夜晚长。 按照这个自然规律,人们的睡眠模式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 晚上睡觉的时间可以推迟1小时左右,但建议最晚不要超过1小时。 11点。
清晨太阳升起得很早,人们也应该早起活动一下,不宜睡懒觉。
所以,早上最危险的时刻往往就是我们刚睡醒的那一刻!
因此,建议当我们睁开眼睛还躺在床上时,不要立即下床。 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些身体的伸展运动,来慢慢唤醒我们的身体,激活我们自身的气血循环,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旺盛的季节。
03
滋养、保护心脏
一年之中,心与夏季沟通、反应,所以与夏季养生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就是心。
我们可以在中午11-13点小睡30分钟,此时气血流入心经,这是夏季养心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睡不着,可以闭上眼睛,让心灵休息一下。 如果你坚持一个夏天,你将会收获很多。
除了及时午休外,还应该趁着夏季疏通心经。 从经络循环理论来看,手少阴心经自腋下的极泉穴延伸至小指末端的少冲穴。
经常敲击《心经》,可以疏通《心经》的气血,也可以滋养心脏。
动作要领——
[1]抬起右臂,用左手拇指、食指指腹从腋下的极泉穴开始揉捏求医网报道,再向下揉捏到小指上的少冲穴。
[2]遇到痛点时,可以重点揉捏或敲打。 完成后,换另一只手,每侧继续揉捏5分钟。
建议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 早上建议选择11:00到13:00之间(午睡后也可以)练习《心经》。
坚持做,可以帮助心经气血循环保持畅通,心经气血运行顺畅,心脏的血液供应就会变得正常,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问题。失眠、疲劳、烦躁不安都会得到改善。
04
清淡饮食
保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气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内容。
夏至过后夏季养心的养生知识,自然界的阳气达到顶峰,外界气温升高。 如果此时多吃油腻易上火的食物,就会引起体内外热,引起痤疮、便秘、口臭、口腔溃疡等症状。
因此,饮食要清淡,还要多喝水。 夏天特别适合喝粥。 粥清淡易消化,能补充足够的水分。 如果加上山药、薏米、芡实、莲子等,健脾胃的效果更佳。
此外,还可以吃一些清凉解渴的瓜果,如冬瓜、黄瓜、西瓜、嫩椰子等。
05
舒缓心情
夏季气温升高,我们容易出现烦躁、烦躁、烦躁不安的情况,从而导致肝脏发炎、舌疮、失眠等; 夏季情绪压抑,容易伤及脾胃,导致食欲不振、消瘦。
因此,顺应夏季气候,应保持情绪平和、清爽。
夏天应该是“贪得无厌的阳光”。 平日里可以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出点汗; 与朋友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 让你的精神生活充实,让你的身心得到调整。 这是最好的养生状态。
在此提醒大家:户外活动时,中午时间对体液危害最大,不仅容易导致中暑,还容易诱发日光性皮炎等皮肤问题,所以一定要避免。
夏季养生,按照这5个方向进行,可以帮助我们安全度过夏季,同时也为秋冬的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 \ \
【结尾】